网站首页

产品中心

智能终端处理器 智能云服务器 软件开发环境

新闻中心

关于PG电子

公司概况 核心优势 核心团队 发展历程

联系PG电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主页 > 产品中心 > 智能终端处理器

车载智能终端的前景?

发布时间:2024-03-08 18:22浏览次数: 来源于:网络

  智慧交通离不开车载智能终端的应用,在中国全国拥堵的各个城市,你还担心会没有市场吗?

  在信息时代,屏幕已经成为信息输出的一个重要介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接触到的屏幕有几种,第一种是在家里看电视时的电视屏,第二种是上班时用的PC电脑屏,第三种是大家随时随地拿在手中的手机屏幕,另外就是车上的车载终端屏幕。车载终端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前期车载DVD、VCD这几年陆续都会经过信息化改造,过渡到车载电脑,形成新的潮流。

  车载终端屏幕比较大,操作起来比较方便,但也存在不少缺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首先,车载终端的服务内容是嵌入式的,在提供给车厂的时候已经定制好,无法满足用户个性化、深层次的需求。

  第二是联网能力有限,目前中国移动终端网络传输还是有问题,再加上车载终端的数据传输速率比较高、流量大,影响了联网能力。

  第五,传统车载终端服务非常封闭。第六,车载移动终端服务更新升级很繁琐,很多车载导航地图买了之后几年都不会升级,升级比较麻烦而且费用高。

  车载终端存在的这些缺点应如何弥补?一个做法是把智能手机引入到车载终端来。智能手机的优势在于发展增长速度非常快,数据统计表明今年智能手机的覆盖率已经超过60%。智能手机联网功能丰富,又可随身携带,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手机导航需求越来越明显。但是手机的缺点是屏幕过小,在行车途中拿在手中操作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尤其在2013年1月1日中国发布了新的交规,开车打电话要扣分罚款,因此开车时使用手机是不合适的。

  为了把手机的优点和车机的优点结合起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多汽车厂商把汽车与移动应用完美整合在一起,形成新一代基于驾车者移动设备的信息娱乐系统。

  这种映射技术随着市场需求发展成长得非常快,目前已有几个车厂开始在做。例如宝马在3系车使用其最新的iDrive系统,通过一个按钮和8个热键配合,可以轻松实现和iPhone的无缝连接,这是目前映射做得最好的代表产品。

  丰田则首次实现了车载设备与多个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支持包括iPod,它的局限性在于支持的手机还不够多。

  另外福特2008年推出SYNC系统,现已有超过300万会员,是目前会员量最多的,它的功能比较强大,支持iPhone、iPad和Android智能手机,可以让车主在上车前将手机查到的路线信息输入到车上的SYNC装置,汽车一发动就开始导航,不需要再设置,支持多个汽车品牌和型号,也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

  这些映射技术的用户量和终端体验表明,车载终端未来一个趋势就是把移动终端和车机结合起来。采用移动终端硬件成本可以降低,至少在车机里面可省去导航、音频以及视频等模块。

  另外也不存在技术壁垒,目前市场上主流的MirrorLink标准实现了车机和手机之间的有效连接,手机厂商也已经开始行动,应用底层对所有车机开放,服务资费肯定可以降低;而在用户端,体验更好、交互更加便捷、应用更丰富。

  映射技术最大特点是消费者习惯的延伸,把消费者随时随地应用手机功能的习惯延伸到了车机上。这样虽然很好,但还是存在安全隐患,就是在行驶过程中怎么操作的问题,是在车机的屏上操作,还是在手机上或者别的设备?手机是不行的,交规明确规定开车打电话要罚款,也就是说开车时是不能拿手机的,那么如何操作就成了一大问题。

  既然开车的时候不能拿手机,那如何应用映射技术?这时候就需要引入语音识别系统,通过语控来实现映射。车音网的解决方案是屏幕映射+语音识别,该方案和目前市场上主流的Mirrorlink有一些区别,最核心的差别是加入了语音云平台。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语言习惯表达意图指令,服务器进行语音识别响应指令,智能手机通过映射模块把内容传输到车载终端屏幕显示。映射模块采用DrivoLink智能终端映射芯片,能够通过A/V通道向显示设备传输音、视频信息,实现智能手机与显示设备间的双屏映射。

  目前车载语音识别技术有两种,嵌入式和云计算。嵌入式语音识别技术有很明显的缺点,它受终端存储容量的限制,无法实现对不同口音、不同人的语音识别,是一种本地的、个人的、狭义的语音识别。

  而云端识别如果没有经过处理是无法适应车载环境,应用在车上的语音识别技术需经过噪音环境下的训练。在实验室、办公室或在其它场合下训练的模型不适用于车载环境,因为在开车的过程中最明显的就是噪音。

  针对噪音环境下的语音识别,车音网推出了专属车载环境的语音识别技术,后台使用大量不同人的口音训练模型和车载噪音模型,适用于车载环境,具有广谱性,适应各种口音,还能支持方言,识别率达到90%以上。

  为了避免在行驶到高速公路上或偏远的地方移动网络不通没法实现这个功能,该技术使用了双向通道,一个是数据通道,一个是IVR通道,以确保功能的实现。

  为了方便车主在开车时更容易接入映射服务和避免安全隐患,使用车载映射功能不能像平时使用智能手机选择APP客户端那样必须准确点击,这样做需要移开视线同时进行手动操作,存在安全隐患。

  而符合驾驶行为的无盲点触控技术就很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无需眼睛注视屏幕,只要触摸屏幕任何位置即可实现操作。

  车音网推出的“语驾”客户端采用了基于语音的映射技术,通过语音识别及无盲点触控方式,轻松享受通讯、导航、娱乐、车务等服务。

  手机和车机映射技术方案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各种应用方案都有不同的缺点,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具体下一步怎么发展还得靠市场的检验。但是映射技术是未来趋势,基于语音的映射技术是一个发展方向。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逐渐成为引领潮流的先锋。在车载领域,红外热成像机芯的应用正逐渐成为汽车科技的一大亮点。这一技术的引入,不仅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能,也为驾驶者和乘客提供了更为舒适的出行体验。

  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一种通过探测目标物体辐射出的红外辐射,生成对应的热图来实现目标检测的高级技术。随着技术的进步,红外热成像技术开始在汽车领域发挥独特的作用。

  在夜间行驶中,能见度降低,事故的风险大大增加。红外热成像技术通过测量目标物体的温度差异,能够在黑暗的环境中显示出物体的轮廓,使驾驶者更容易察觉潜在危险,从而提高夜间行驶的安全性。

  例如,在高速行驶时,红外热成像技术可以迅速探测到车道上的行人或动物,发出警报,提醒驾驶者采取相应的措施。这种实时的预警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夜间碰撞事故的发生率,保障驾驶者和行人的生命安全。

  除了在夜间行驶中的安全性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还可以提升驾驶舒适度。在寒冷的冬季,驾驶者经常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等待车窗除霜,而红外热成像技术则可以通过探测车窗表面的温度分布,智能地调节车窗加热器的工作,使除霜过程更加高效。

  此外,红外热成像技术还可应用于座椅温控系统。驾驶者和乘客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车载界面调节座椅的温度,实现个性化的座椅加热效果,为车内创造更为温馨舒适的驾乘环境。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行车辅助系统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车辆的智能化水平。通过红外热成像传感器,车辆可以实时监测周围环境的温度差异,识别出行人、动物或其他车辆,为自动驾驶系统提供更为精准的信息。

  在雨雪天气中,常规摄像头易受雨滴或雪花的干扰和会车眩光而影响识别效果,而红外热成像技术则能够穿透降水干扰,提供更为清晰可靠的图像,为车辆的智能驾驶系统提供更为可靠的感知数据。

  随着红外热成像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我们有理由期待在未来的汽车中看到更多基于这项技术的智能化功能。红外热成像机芯的应用不仅将为车辆提供更强大的感知能力,也将为驾驶者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在科技的推动下,我们的汽车将变得更加智能、人性化,为我们的出行带来更多便利和安全。

  中国车载智能终端(VST)产业运行动态及发展前景调研报告2023-2030年

  第5章:中国车载智能终端(VST)中游细分市场及下游应用市场概况及供需格局分析

  图表15:2022-2027年中国车载智能终端(VST)行业市场规模体量及预测

  随着数字化浪潮步入到深入发展阶段,汽车产业也不得不顺应时代发展,也来到“破局+变革”的重要阶段,传统车企正在不断拥抱数字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新的产业发展链和商业模式。

  对于车主和乘客来讲,随着人工智能发展,驾驶变成智能辅助驾驶甚至自动驾驶,汽车里的空间,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变成移动的生活空间。汽车驾驶舱的乘坐体验,正在移动端。

  汽车对比手机迭代周期较长,与手机相比,芯片的推出频率一般是1-2年一款,这种迭代速度,是目前车机芯片无法做到的。车载设备软硬件、系统属性差异大,同一个应用需根据不同车载设备进行二次改造,适配及开发成本过高。

  车载app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应用生态,所以车载应用标准也是相对有限的。传统车载设备难以提供标准化、数字化的第三方场景入驻流程,对于第三方合作方的吸引力也较弱,再加之难以对第三方应用场景实现动态管理。

  本身传统车载设备的内存小,难以支撑大量应用,所提供的内容和服务受到约束,同时也无法支持云端升级,容易给车机造成负担。

  车载小程序是一种无需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旨在为用户打造“随时可用”、“用完即走”的使用体验。

  就上述车企痛点来说,小程序恰好能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小程序恰好能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依托于小程序云的一站式云服务,可进行统一的应用发布、资源管理和数据管理,大幅降低小程序开发者的运营和维护成本。

  同时车企可以通过小程序容器技术结合车辆和硬件系统,低成本搭建一套属于自己的车联生态。

  随着互联网巨头的不断加入,很多车企被动地在他们制定的规则下经营。用户数据/信息安全等都受到极大的制约。

  作为巨头的互联网公司当然知道,他们入场就代表着汽车生态的规则和所有法则的制定权都掌握在他们手里。

  那在车企与互联网公司的合作中,无论是无人驾驶还是车联网,有关于车的控制权始终是双方争夺的焦点。

  然而在双方的较劲中,车企是不愿意丧失对数据等控制权的,就连苹果CarPlay这样的明星产品也无法越过车企设定的控制权限的红线。

  市面上也有完全可以让车企自己掌控的车载小程序——FinClip 的嵌入式小程序安全沙箱,只要通过非入侵式的嵌入一个组件,即可以运行小程序,相当于车企可以自建一个小程序应用市场,所有的规则、审核管理都由车企结合自身情况控制,从而可以给予车企最大的控制权。

  FinClip支持微信小程序语法 WXML,可低成本快速引入微信小程序至自有车载设备,只需简单适配,即可快速完成车载小程序的移植。

  对于研发团队来说,极低的开发成本,使得小型开发者团队也可以参与车联网生态共建。

  车载设备通过集成 FinClip SDK ,从而获得小程序运行能力,开发者可以使用 FinClip 统一开发框架,面向车载场景开发小程序服务,不必担心车载设备软硬件、系统属性差异大而进行二次改造。

  车载设备集成 FinClip SDK 后,安装包的体积增量极小,不会对车机造成负担,同时小程序具有云端升级的优点,更为适合发展车内生态。

  在车企数字化的快车道上,汽车作为生活方式的延伸正在加速向前。每个人在车上度过的时间与注意力,已经慢慢成为一块让所有企业眼馋的巨大蛋糕,车企也越加重视这块本属于他们的领地。所以车企不仅要为用户提供出色的汽车产品,更要为用户提供汽车产品所承载的智慧出行服务,以及随之而来的新的生活方式。

  车企想要把汽车融入用户的生活,提供一个无缝连接的数字化旅程,离不开盛装“虚拟生活”的车载设备,可是由于目前车载设备上承载的应用越来越多,不仅给车主带来使用的不便利性,还容易给车载硬件造成负担,而小程序或许是这个困境的突破口,也是车企打造车企生态圈这扇大门的一把钥匙。

  小程序无需安装的特点,非常适用于在车载场景里面使用。在汽车车机上安装一个程序、管理一个程序会是多么痛苦,所以App这种形式的管理成本会非常高,如果我们能够有一种无需安装、无需卸载的形式,来提供车载的服务,很显然会给整个车载的生态带来很大的便利。

  不过现在大家在车上主要还是使用导航、听音乐,很少使用其他服务,也造成一些车企APP活跃度低下,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很多常规的服务没法通过一个APP的形式来很好地给用户提供服务,导致这里面的服务非常匮乏。如果有这样一种触手可及,用完即走的提供服务的方式,相信给整个车载市场会带来很大的改变。

  所以基于这样的考虑,可以看到不仅仅是说小程序这样的一种应用服务提供形式非常适合车载场景,同时微信小程序的生态非常繁荣,有大量的微信小程序和小程序开发者,这些开发者只需要简单将原来的小程序进行略微改造适配即可呈现在智慧出行场景下,通过小程序来提供服务会非常合适和便捷。

  现在微信小程序里面有很多的小程序适用于车载场景的。比如微信小程序里有无感停车、无感高速等。也有视听服务类的,比如喜马拉雅、腾讯视频等。还有大众点评、京东购物,这些生活服务类小程序。现在这些小程序大家只能通过手机来使用,大家应该有一个体会,在车上通过手机使用服务不是特别方便。人的本性都是懒惰的,懒惰是推动人类进步的第一动力。能少做一步事情的时候,大家都希望少做一步。所以如果能够直接在车机上为用户提供服务,无疑是给司机和乘客带来更大的便利。基于这样的考虑,大家可以把小程序的内容直接从微信小程序的生态里边放到车载的场景下,其实是可以给整个车载场带来很大的便利,最后再让小程序具有语音交互的能力,例如引入语音交互的形式唤醒小程序,大大提升了行驶的安全性。

  虽然目前互联网巨头有在进军车联网,可是并没有开放这类小程序技术能力给车企,车企想要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小程序技术可能存在些许时间周期和成本,但是,市面上已经有技术厂商将这类小程序技术提供给企业使用,凡泰极客旗下FinClip小程序容器技术则具备车载应用运行小程序的能力。

  只需要在车载设备中集成这个叫FinClip小程序容器SDK,即可让车企的车载设备具备小程序运行能力,同时FinClip 遵循微信与主流小程序开发标准与规范,所以开发车辆服务小程序的开发中只需要做一些轻量的适配,即可让自己的小程序上架至车载设备当中。

  并且FinClip支持自定义规则发布引擎功能,车载小程序可以做到基于智能化、场景化的推荐,比如基于地理推荐的小程序,当你的车快要进入到这个区域的时候,整个车联的后台可以把这些信息推送过来,让你通过小程序知道整个这个区域的一些情况(加油、餐饮、商超等等);也可以基于车辆的信息来进行推荐小程序,比如说如果你的这个车子的保养周期快到了,你开车要经过一个4S店的时候,正好是这个品牌的4S店,它也推荐你用4S店的小程序进行保养等等,FinClip可以做到非常场景化的智能推荐。

  在车联网数字化转型这场漫长的马拉松当中,FinClip的愿景是即使无法让车企和传统科技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也能缩短双方的起跑差距。

  FinClip凭借插件化、嵌入式、轻量而灵活的产品特点及行业领先优势已经赋能银行、证券、政企、IOT、电商、航空、园区、零售等多个行业,在无界开放银行、数字券商、监管与合规科技、电子政务、信创等方面形成较有特色的创新应用案例。现在登陆官网点击咨询即可获得行业解决方案! :

  近些年国家持续推进5G建设与智能终端的发展,智能终端已经进入了大规模的普及阶段,目前主要应用在智能手机、智能机器人、智慧大屏设备、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车载等这些领域。再比如我们熟知的智慧生活、智慧旅游、智慧零售等。

  智能终端是指一类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设备,其体系结构框架与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是一致的,但比普通嵌入式系统结构更加明确,粒度更细。其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制造、消费电子等行业。

  2022 年《“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出台,发展数字经济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规划强调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并明确提出到2025 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到10%。我们认为,电子行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性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电子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电子智能终端作为数字经济落地的产品形态,未来将迎来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

  根据撼地研究院梳理,智能终端核心产业链包含PCB、传感器、控制器、家电、系统、平台等环节。具体如下:

  深圳市景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印制电路板及高端电子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国内拥有广东深圳、广东龙川、江西吉水、珠海富山、珠海高栏港5大生产基地,共11个工厂,全球超过14000名员工。景旺电子产品覆盖高频高速板、金属基电路板、双面/多层柔性电路板、高密度柔性电路板、HDI板、特种材料PCB等,是国内少数产品类型覆盖刚性电路板、柔性线路板和金属基电路板的厂商。公司产品广泛应用在汽车、通讯、计算机、电源、智能终端、工控医疗和消费类等领域。2020年,景旺电子实现销售收入70.64亿元,在印制电路板行业全球排名第21位,中国内资PCB百强榜名列第三。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营服务商。公司以技术创新为基础,聚焦城市与企业两大核心业务,不断构建AIoT和物联数智平台能力,为城市、企业、家庭提供一站式智慧物联服务与解决方案。截止目前,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现拥有4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5项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3项国家核高基项目、申请专利超4500项。凭借领先的技术,公司营销和服务网络覆盖全球,在亚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建立了58个境外分支机构,在国内设立了200多个办事处,为客户提供快速、优质的服务。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覆盖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交通、制造、教育、能源、金融、环保等多个领域。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语音及语音技术研究、软件及芯片产品开发、语音信息服务的国家级骨干软件企业,其核心技术包括语音合成技术、语音识别技术、语音评测技术、自然语言、面对面翻译、文字扫描识别、方言识别。2017年6月,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7 年度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2019年6月11日,科大讯飞入选“2019福布斯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榜”。10月19日,荣获2019中国VR50强企业。目前,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教育、医疗、客服、智能家居、移动手机端和车载环境等。科大讯飞2021年全年营收183亿元,同比增长40%,连续10年的平均营收增长率超过了25%,是罕见的高成长企业。在科大讯飞的总营收当中,教育产品占34%,智慧城市占27%,开放平台和消费者业务占25%。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为全球用户定制美好生活解决方案的智慧家庭生态品牌商,总部位于中国青岛。公司主要从事冰箱/冷柜、洗衣机、空调、热水器、厨电、小家电等智能家电产品与智慧家庭场景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丰富的产品、品牌、方案组合,创造全场景智能生活体验,满足用户定制美好生活的需求。公司成立至今坚守“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的经营理念,秉承“人是目的、有生于无”的企业价值观,通过创业、创新,不断适应时代发展,构建起“研发、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当地市场竞争力。通过不断优化资源配置与平台共享、发挥全球战略协同优势,实现“海尔、卡萨帝、Leader、GE Appliances、Fisher&Paykel、AQUA、Candy”七大世界级品牌布局与全球化运营。2019年公司海外收入占比47%,且近100%为自主品牌收入,业务已覆盖亚、欧、美、澳、非等五大洲,向全球亿万用户群体提供成套家电产品与家庭场景解决方案。

  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计算机视觉技术研发商,主要从事AI算法软件及芯片、服务器等超高性能算力硬件的研发,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基于图像理解的信息获取和人机交互的产品。公司致力于全面解决机器看、听、理解的根本问题,凭借先进的技术,公司荣获CNBC全球最具颠覆性企业50强、《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19年“50家聪明的公司”(TR50)榜单等。同时,公司依托全栈自研技术,将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与行业应用相结合,建设更加安全、健康、便利的世界,目前已经服务于智能城市、智能医疗、智能商业等多个领域。2017、2018、2019年公司营收分别为6872万元、3.04亿元和7.17亿元。

  得益于智能终端设备需求急剧上升,作为标准配件的其他设备行业也迎来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保持快速增长。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持续发展,渗透广泛、普及迅速、影响巨大、深入至人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终端产品。数据显示,预计到2022年全球智能终端市场规模将达到114.31亿美元。

下一篇:何桂立:智能终端发展趋势分析
上一篇:智能终端标准体系亟待建立

咨询我们

输入您的疑问及需求发送邮箱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