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产品中心

智能终端处理器 智能云服务器 软件开发环境

新闻中心

关于PG电子

公司概况 核心优势 核心团队 发展历程

联系PG电子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主页 > 新闻中心

设计师会不会被AI取代?这场论坛聚焦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育创新

发布时间:2023-12-20 03:54浏览次数: 来源于:网络

  2023年以来,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成为全球科技热点,它不仅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还为各种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工具和视角。

  随着近期AI绘画刷屏全网,AI技术给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哪些新思考?对高校艺术与设计教育提出了哪些新要求?美术与设计专业如何紧跟时代,实现交叉融合发展?这些问题引起业界广泛讨论。12月18日下午,来自湖北省内外十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出席了在中南民族大学举行的“交叉融合,协同创新——新文科背景下美术与设计一流专业内涵建设”论坛,现场专家发言中“AI技术”成了高频词。

  “AI这么强大,当然可以用AI技术。”教育部美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艺术学院丁宁教授认可科技带来的便利。但AI能通过数据库高效生成设计作品,将来是否会和设计专业学生“饭碗”?“这是我们行业面临的新挑战,但同时会带来新的刺激、新的活力。”在丁宁教授看来,技术对设计领域的介入,将改变业态。而与之相对应的,是要提高人的审美能力,“AI在人的指令下进行设计,意味着在人机对话中,提高人审美意识很重要,这也是学科需要进一步思考的。”他说。

  教育部美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美术学院副校长张炼教授就AI的争议,谈到几点担忧:“当我们利用AI生产了一个缺少美感的内容,并进行传播以后,所造成的伤害远比不使用AI带来的伤害更大。技术越方便,越容易出现审美低下的问题。”张炼教授认为,“技术越发达,越需要我们成为一个具有美感的人。”

  AI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更新,越发需要拥有对美的感知。张炼教授认为,高校美术教育应该坚持做好基础教育,为学生塑造美的标准。此外,全社会都需要重视美育,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需要通过美育提高审美水平。

  “人工智能打破了专业边界,但也对专业课程设置、学科定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何清俊教授以环境艺术设计为例,他表示,过去设计师需要掌握制图、建模、渲染乃至编程等技术,如今人工智能可以轻松完成。但艺术家和设计师必须有的同理心,要求对全产业链有了解,包括使用的场景、环境、材料、结构等等,在何清俊教授看来,人工智能的出现对艺术生文化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应当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旁听了本次论坛的中南民大美术学院美术专业研一学生张羽分享道:“其实我身边的朋友就有被AI替代的焦虑与担忧,但正如几位专家所说,AI终究要靠人。作品最重要的是文化内涵与底蕴,在AI发展的背景下,我们更需要提高审美水平。”

下一篇:聚焦项目学习 共探人工智能
上一篇:华为助力泰国建设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咨询我们

输入您的疑问及需求发送邮箱给我们